男性兵役没成功,打算搞女兵试试?乌克兰的人口还能撑多久?
乌克兰这两年多的战事,可真是吃了不少苦头,付出了不少代价。
战争不光摧毁了城市和基础设施,还对乌克兰的人口布局和兵力调配带来了挺大的影响。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现在乌克兰适龄的男性已经明显不足,结果乌政府也开始把征兵的对象转向国内的“三百万适龄女性”。
乌克兰前总统透露,计划很快展开大规模征召“女兵”。
前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最近在一档电视节目里直言,打算推动女性参军的范围再扩大一些,准备让女兵正式大规模上阵打仗。
虽然这番话引起了不少争议,但结合乌克兰目前的兵力情况来看,这样的政策走向似乎早就悄悄在酝酿中了。
早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乌克兰就遇到了兵源不足的难题。战争还没开始前,凭借乌克兰2021年的人口统计,整个国家大概有4142万人左右,其中男性占比大约是46.34%,人数自然比女性少一些。
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男女比例的问题变得更加明显了。
随着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这些东南部地区陆续落入俄军手中,乌克兰不仅失去了关键的地理战略位置,还损失了不少适龄的男性人口。
据说,这些被占领的区域大概掌握着大约300万名18到60岁的男士,让乌军没法把他们征召去当兵。
除了战区的人口流失之外,战争期间大批难民潮也让乌克兰的兵员储备不断减少。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战争一开始,已经有超过1700万人离开乌克兰了。仅在头十天,便有超过100万人跑到欧洲国家避难。
在这些难民中,不少原本可能参军的适龄男士也在其中,有些人还选择偷偷跑到俄罗斯去。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实际上对乌克兰军队的后备力量造成了不少冲击。
在兵力一直扛得紧的局面下,乌克兰政府一再发布征兵公告。
据公开公布的数据,自从战争开始后,泽连斯基政府至少发出了九次全国征兵通知,招募了大约200万人加入乌克兰军队。
不过,随着战斗伤亡不断增加,征召来的兵员数量根本跟不上前线的人员损失。
乌克兰国防部曾通知美方,截至到2025年2月底,乌军的伤亡总数大概在60万左右,里面包括战死和重伤人员,超过50万。
如此快的上网速度,导致乌军即使不断开展动员,也始终难以弥补前线的空缺。
战争带来的损失不只是士兵的生命,还对整个社会的基本框架造成了冲击。乌克兰长期实行的强制征兵政策,引起了不少争议声。
乌克兰之前的强制征兵政策引发了不少人的不满与反对声。
在社交平台上,大片的视频不断传出,显示街头随意抓捕符合年龄的男士的场景时有发生,连身体有病或是残疾的,也难逃一劫。
这种带着暴力味道的征召方式,让不少人心里越发不爽,也促使更多人想办法跑路乌克兰,甚至冒着风险偷偷偷渡过去。
不少男的为了躲避征兵,拼命穿过边界,有的还试图游泳过河,结果有些人就因此不幸淹死了。
在这个情况下,乌克兰开始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女性群体。早在2021年,乌克兰国防部就下达了指令,要求18到60岁的符合条件的女性进行兵役登记。
起初,这项政策实际上还没走到战场上去,只是作为“战时备战”的一种安排存在。
可是随着男性兵员一天天减少,前线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乌军已经没法再单靠传统的兵源支撑。这种情况下,关于女性参战的问题又重新被提了出来。
这次波罗申科在电视上聊到的事情,其实也是乌克兰军方多年布局中的一环。
他提到,乌克兰的女人们既有能力也愿意为国家服务,现在正是时候让她们在军队里担起更重要的责任。
官方媒体也纷纷以“女性参军”为话题,开始做更多宣传,强调这不仅是国家的需求,也体现了男女平等的精神。
一些支持政府的媒体甚至说,让女性和男性一起守卫国家,代表了民主制度成熟的一个标志。
乌克兰宣传称,女人们一样能“守护家园”,展现出她们坚强的力量。
现在,乌克兰社会逐渐习惯了女性参军的事儿。妇女节一过去,政府就加快了动员的步伐,还在努力打破大家对女生当兵的偏见。
军方觉得,女生在通信、医疗、情报、后勤这些不是直面对抗的岗位上,可以帮上不少忙;而且经过培训,也能上前线参战。
根据一些统计数字来看,乌克兰还有大约300万符合条件的女性可以被动员。这些女性大多数没有抚养责任,年龄也比较适中,按照理论来说,是有能力投入战斗的。
这项办法,自然也引发了一些政策上的变化。
比如,动员法的新版更清楚地规定了女性兵役登记的具体要求,那些没在规定时间内登记的人,可能会遇到一些限制,比如找不到正常工作,或者无法享受到某些社会福利。
外交部也配合做出调整,现在暂停向海外符合条件的男性提供领事服务,至于以后会不会扩大到女性,还没有明确的消息。
乌克兰政府的召集措施虽说经常变来变去,但核心原因还是因为兵员渐渐不够,根本难以应对。
自从战火燃起,乌克兰前线一直压力山大。西方支援一减再减,加上俄军不断前压,乌方几乎没有什么好的选择,只能硬扛着。
甚至总统泽连斯基和前总司令扎卢日内在征兵这事儿上也曾闹过别扭。
#图文打卡计划#
京海配资-股票杠杆开户平台-香港配资公司-辽宁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